2021年,我市民政部門認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大力推動民政事業改革創新,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政工作,全市民政事業改革發展取得了較顯著成效。
兜底保障網不斷健全
我市不斷落實各類救助政策,充分發揮民政兜底保障作用,將符合條件的特殊困難群眾納入保障救助范圍,保障各類社會救助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市民政局引入第三方調查機構對在享及新申請城鄉低保對象進行核查,確保低保工作監管更加及時到位,切實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應退盡退”。
據統計,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市城市低保對象2631戶5937人,累計發放資金約2920.9萬元;農村低保對象10713戶29911人,累計發放資金約10369.2萬元;城市特困人員176人,累計支出基本生活費約170.9萬元;農村特困人員3300人,累計支出基本生活費約2431.2萬 元;開展臨時救助17440人次,發放臨時救助資金約386萬元。
基層服務能力不斷加強
市民政局積極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指導各縣(市、區)依法依規推進換屆選舉和村民委員會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工作機制,進一步規范村務公開,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推行村民小組民主協商自治制度建設,修訂完善全市342個村(社區)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通過筑牢基層組織戰斗堡壘、強化村民自治意識、提升基層村民自治水平等措施,助推我市鄉村治理水平不斷提高。
深入挖掘紅色地名文化
近年來,我市十分重視紅色地名的保護和利用,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市民政部門著力挖掘各縣(市、區)的紅色地名文化,并通過組織地名故事征集等紅色地名文化宣傳活動,收集整理紅色地名故事41篇。根據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的需要,組織指導編印了《防城區紅色地名故事》《防城港市標準地名錄》《自然村地名詞典》《上思縣地名錄》和鄉鎮(街道)政區圖,更新了《防城港市行政區劃圖》等。
為了營造地名文化氛圍,市民政部門開展了16批次走進單位、村(社區)、學校等活動,發放地名成果書籍200多冊,無償向市、縣兩級相關部門提供政區地圖40多份。
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升
我市積極提升養老服務機構照護服務能力,提高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大力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推進7個街道辦開展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設。目前,我市養老機構床位數為5098張,護理床位為2379張,護理型床位占比46%;已上報完成5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設。
同時,市民政局開展“三留人員”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工作,進一步摸清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孤兒、農村留守婦女數量規模、分布區域、結構狀況等基本信息;與市殘聯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申請告知銜接制度,實現符合條件的困難殘疾人、重度殘疾人從殘疾人認定到辦理保障的高效銜接;不斷細化完善關愛服務政策措施,補足關愛服務體系短板,提升民生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