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子明正在采摘紅光橙。
“我們農村人,就要靠雙手脫貧,靠勤勞致富。我就是這么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你也要充滿信心,跟我學種果養豬,肯干就能過上好日子?!?0月31日上午,鐘子明在采摘橙子時對剛剛摘帽的貧困戶黃遠群說。
今年46歲的鐘子明,是防城區那梭鎮那梭村人,靠著勤奮和努力,不僅自己脫貧致富,還帶領村民大力發展種養業,成為那梭村的致富帶頭人。
銳意進取謀發展
“生在農村,根在農村,我就不信農村沒有出路?!?993年,20歲出頭的鐘子明就開始在自家山頭種植柑橘,接著發展肉桂等種植產業。發展的道路上總是曲折的,發展初期,鐘子明遇到了柑橘成色不佳、病樹較多、銷量不高、缺乏技術指導等諸多困難,但他并沒有被困難壓倒,始終堅持發展產業這條路,主動學習提高種植技術,積極與同行及種植專家進行交流探討,反復研究如何打通銷售渠道。
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柳暗花明又一村”,柑橘的產量得到大幅提升,成色大大改善,銷量節節攀升。種植產業取得喜人成績的鐘子明決定趁熱打鐵,在2016年成立了防城區那梭鎮柑豐合作社,發展豬、魚等養殖業,帶動村民共同致富。合作社成立以來,通過帶領9名社員種植四季柑、皇帝橘等水果,社員收入明顯提高,合作社年收入達60萬元。今年,他通過發展種養產業個人年收入已達30余萬元。
甘做村民貼心人
“我日子好過了,周邊還有很多村民困難,我不能只顧自己富,忘了鄉親們?!笔聵I有成的鐘子明不忘平日里幫助自己的村民,時常對其他發展種養產業的村民給予力所能及的指導及幫助,與村民一同發展,共同致富。那梭村牛欄組的村民潘灝是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戶,鐘子明主動走訪了解情況,研究幫扶對策,想方設法幫助解決資金問題,教潘灝種養技術,成功帶動其脫貧。潘灝說:“我愛人有精神疾病,家里孩子小,沒有收入,家庭困難,鐘子明教我種果養魚,并幫助我解決銷路問題,現在每年有幾萬塊錢收入,日子也好起來了?!?/div>
除了幫助村民發展種養業,鐘子明還與村“兩委”積極溝通,為貧困戶解決實際問題,謀求更好的發展路子。
帶領群眾奔小康
2018年,防城區發出培養能帶動貧困群眾就業創業的致富帶頭人的號召,鐘子明積極響應,向那梭村委提出申請,并經村委會、鎮政府公示無異議后上報防城區扶貧辦確定為致富帶頭人。
“2018年10月,我參加了防城區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經過培訓,我更加了解到產業扶貧的重要性,也堅定了要帶領大家致富的信心?!辩娮用魍ㄟ^吸納貧困戶到種植基地務工,免費為貧困戶提供柑橘種植技術指導等方式,千方百計地推動那梭村貧困戶脫貧致富,幫助貧困戶解決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充分調動貧困戶的種植積極性。